五笔: gkgr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连动式
解释: 蹶:栽跟头;振:振作。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。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。
出处: 汉·刘向《说苑·说丛》:“一噎之故,绝谷不食,一蹶之故,却足不行。”
例句: 可惜,到了这二十世纪的中叶,说什么也~了。 ★梁斌《红旗谱》四十二
正音: “蹶”,不能读作“quē”。
辨形: “蹶”,不能写作“撅”、“橛”、“镢”;“振”,不能写作“震”。
辨析: 见“一败涂地”。
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含贬义。
谜语: 最大的打击
歇后语: 关公走麦城
感情: 贬义
近义: 一败如水、萎靡不振、狼狈不堪、片甲不留、江河日下、日暮途穷、再衰三竭、屁滚尿流、一跌不振、一蹶不兴、落花流水、瓦解土崩、一败涂地、一泻千里、土崩瓦解
反义: 方兴未艾、一步登天、百折不回、东山再起、一蹴而就、卷土重来、销声匿迹、死灰复燃、一蹶而就、百折不挠、平步青云、重整旗鼓、死灰复然
英语: collapse after one setback(be in shambles; curl up; never be able to recover after a setback)
俄语: не в состоянии встать нá ноги
日语: 一蹶(いっけつ)振(ふ)るわず
德语: sich von einer Niederlage nicht mehr erholen kǒnnen
法语: défaite définitive(échec irrémédiable)
国语辞典: 一蹶不振[ yī jué bù zhèn ]⒈ 跌了一跤就不敢再走路。语本汉·刘向后比喻遭受挫折或失败后,无法再振作恢复。清·王夫之。【引】《说苑·卷一六·谈丛》:「一噎之故,绝谷不食;一蹶之故,却足不行。」《读通鉴论·卷四·汉宣帝》:「惮数岁之劳,遽期事之速效,一蹶不振,数十年兵连祸结而不可解。」【反】百折不挠 方兴未艾 死灰复燃
引证解释: ⒈ 比喻一经挫折,就不能再行振作。【引】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补遗·外国·奉使被议》:“此数君俱才諝著闻,以出疆僨事,一时同入废籍,且近在七八年间,皆一蹶不復振。”清 王夫之 《续通鉴论·汉宣帝》:“惮数岁之劳,遽期事之速效,一蹶不振,数十年兵连祸结而不可解。”清 黄钧宰 《金壶七墨·王廉访》:“所虑者一蹶不振,从此为外夷所轻。”梁斌 《红旗谱》四二:“可惜到了这二十世纪的中叶,就说什么也一蹶不振了。”亦作“一蹶不兴”。 孙中山 《兴中会章程》:“乃以庸奴误国,涂毒苍生,一蹶不兴,如斯之极。”
繁體解析: 漢劉嚮《説苑·談叢》:“一蹶之故,卻足不行。” 跌了一跤,便縮迴腳,再不敢邁步。比喻受到挫摺就再也振作不起來了。蹶:跌倒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