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gfdy 热度: 不详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偏正式
解释: 教:教育;诛:处罚,杀死。不警告就处死。指事先不教育人,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。
出处: 《荀子·富国》:“故不教而诛,则刑繁而邪不胜;教而不诛,则奸民不惩。”
例句: 大人限他们三个月叫他们戒烟,宽之以期限,动之以厉害,不忍~。 ★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十回
正音: “教”,不能读作“jiāo”。
辨形: “诛”,不能写作“殊”。
用法: 紧缩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,用于书面语。
感情: 贬义
近义: 仁至义尽、引入歧途、不教而杀
反义: 谆谆教诲、诲人不倦、谆谆告诫、仁至义尽、谆谆教导、循循善诱
英语: punish without prior warning
俄语: накáзывать,не попытáвшись перевоспитáть
故事: 孔子的学生子张问孔子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,孔子答道只须尊奉“五种美德”,除掉“四种恶政”就可以。其中“四恶政”之首就是平时不给人教育,到时候却怪别人而去杀人,这就是虐。其次上暴、贼及小家子气。
国语辞典: 不教而诛[ bù jiào ér zhū ]⒈ 平时不透过教育来防范罪行,遇有犯错立即加以处罚或判死刑。也作「不教而杀」。【引】《汉书·卷二七·五行志中之下》:「佞人依刑,兹谓私贼,其霜在草根土隙间。不教而诛兹谓虐,其霜反在草下。」《官场现形记·第二〇回》:「大人限他们三个月叫他们戒烟,宽之以期限,动之以利害,不忍不教而诛。」
引证解释: ⒈ 事先不进行教育,就加以惩罚。【引】语本《论语·尧曰》:“不教而杀谓之虐。”《荀子·富国》:“故不教而诛,则刑繁而邪不胜。”《韩诗外传》卷五:“不教而诛,则民不识劝也。”《文明小史》第六回:“现经本署府查明,不忍不教而诛,勒令他们三个月内闭门改过。”毛泽东 《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对于其他错误,也是采取这个办法。预先出告示,到期进行整风,不是‘不教而诛’,这是一种小民主的方法。”
繁體解析: 教:教育;誅:處罰,殺死。不警告就處死。指事先不教育人,一犯錯誤就加以懲罰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