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gtuq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联合式
解释: 知道得不全面,理解得也不透彻。
出处: 宋·严羽《沧浪诗话·诗辨》:“有透彻之悟,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。”
例句: 我也只得~,不懂什么。 ★清·颐琐《黄绣球》第八回
正音: “解”,不能读作“xiè”。
辨形: “知”,不能写作“智”。
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否定句。
谜语: 矢
感情: 中性
近义: 囫囵吞枣、鼠目寸光、孤陋寡闻、井蛙之见、目光如豆、坐井观天、一知半见、似懂非懂、浮光掠影、管窥蠡测、一孔之见、不求甚解、眼光浅短
反义: 鞭辟入里、真才实学、心领神会、通古博今、融会贯通、真知灼见、拔树寻根、入木三分、前因后果、见多识广、打破沙锅问到底、博古通今、通今博古
英语: have half … baked knowledge
俄语: мало знать(быть дилетантом)
日语: 生(なま)かじり
德语: etwas nur halb wissen(etwas nur oberflǎchlich verstehen)
法语: n'avoir que des connaissances superficielles(n'avoir qu'un vernis de)
故事: 宋朝诗人陈师道认为苏东坡的诗风格初学刘禹锡,后学李白。清朝时期的《诗醇》却有不同的观点:“洵乎独立千古,非一代一人之诗也:而陈师道顾谓其初学刘禹锡,晚学李太白,毋乃一知半解。”
国语辞典: 一知半解[ yī zhī bàn jiě ]⒈ 形容人所知不全,了解不深。【引】宋·严羽《沧浪诗话·诗辩》:「有透彻之悟,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。」《野叟曝言·第一一八回》:「愚兄博览群书,熟闻母训,始得一知半解。」【反】通今博古 心领神会 融会贯通
引证解释: ⒈ 所知不多,理解肤浅。【引】宋 严羽 《沧浪诗话·诗辨》:“悟有浅深,有分限之悟,有透彻之悟,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。”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试题出处宜告人》:“公此言真能从风俗人心起见,不以一知半解取人。”鲁迅 《书信集·致陶亢德》:“学 日本 文要到能够看小说,且非一知半解,所需的时间和力气,我觉得并不亚于学一种 欧洲 文字。”毛泽东 《实践论》:“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‘知识里手’,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,便自封为‘天下第一’,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。”
繁體解析: 形容知道得不全麵,理解得不深不透。宋嚴羽《滄浪詩話·詩辨》:“有透徹之悟,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。”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