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字不苟
一字不苟

拼音:yī zì bù gǒu  注音:一 ㄗˋ ㄅㄨˋ ㄍㄡˇ
分类:Y | 收藏:0 | 评论: | 更新:2021-04-19 20:44:36 | 人气:0
苟:马虎,随便。形容写文章不随便下笔,每一个字都要斟酌。

免费阅读 打赏作者

一字不苟

五笔:    gpga    热度:    常用    年代:    古代

组合:        成语结构:    主谓式

解释:    苟:马虎,随便。形容写文章不随便下笔,每一个字都要斟酌。

出处:    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·论语·学而篇中》:“因说伊川讲解,一字不苟。”

例句:    朱自清《公园》:“说到后来,嗓子沙了,还是一字不苟的喊下去。”

用法:    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作文每一个字都要斟酌。

感情:    中性

近义:    字斟句酌

故事:    唐代两浙观察使高适过杭州清风岭题诗:“绝岭秋风已自凉,鹤翻松露湿衣裳。前村月落一江水,僧在翠微开竹房。”后来过清风岭时想把“一”字改为“半”字,和尚告诉他义乌骆宾王已早帮他把“一”字改为“半”字。

国语辞典:    一字不苟[ yī zì bù gǒu ]⒈  比喻写作态度谨慎,即使一字不妥,也不随易放过。【引】宋·陈亮〈题喻季直文编〉:「盖将包罗众体,而一字不苟,读之亹亹而无厌也。」

引证解释:    ⒈  一个字也不随便。形容行文时字斟句酌,反复锤炼。【引】宋 罗大经 《鹤林玉露》卷十六:“李太白 一斗百篇,援笔立成; 杜子美 改罢长吟,一字不苟。”《明诗纪事乙籤·李攀龙》引《明诗选》 明 陈子龙 曰:“五律杂出盛 唐 诸家,精工雄浑。一字不苟,前人所难。”

上一篇:一字褒贬

下一篇:一字不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