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nnvs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主谓式
解释: 如焚:象火烧一样。心里愁得象火烧一样。形容非常忧虑焦急。
出处: 《诗经·小雅·节南山》:“忧心如焚,不敢戏谈。”
例句: ~,命不久矣。 ★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八十回
正音: “焚”,不能读作“fēn”。
辨形: “忧”,不能写作“优”。
辨析: 忧心如焚和“忧心忡忡”都有十分忧愁不安的意思。但“忧心忡忡”偏重于“忧愁”;忧心如焚偏重于“焦急”;表示忧虑;焦急到了极点。
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表示人的焦急心情。
谜语: 油烧心
感情: 中性
近义: 忧心忡忡、郁郁寡欢、内心不安、无忧无虑、愁肠百结、愁眉苦脸、忧心如捣
反义: 欣喜若狂、欢天喜地、乐在其中、喜出望外、喜上眉梢、心花怒放、无忧无虑
英语: burning with an xiety
俄语: в жгучей тоске(сердце кровью обливáется)
日语: 心配してたまらない
故事: 周幽王是个大昏君。他宠爱美人褒姒,因为褒姒喜欢听裂帛的声音,他就将大匹大匹的丝绸撕成条。为了博取褒姒一笑,他点燃烽火台,各路救援诸侯昼夜不停地赶来护驾,才发现上当了。他对百姓重重剥削,使得天灾人祸不断,人民痛苦不堪。他又重用大奸臣尹太师,致使朝廷混乱,人心离散。
国语辞典: 忧心如焚[ yōu xīn rú fén ]⒈ 内心忧虑有如火在焚烧。比喻非常焦虑不安。三国魏·曹植〈释愁文〉:「予以愁惨,行吟路边,形容枯悴,忧心如焚。」也作「忧心如惔」。【引】《三国演义·第八〇回》:「忧心如焚,命不久矣。」【近】内心不安 忧心忡忡 【反】无忧无虑
引证解释: ⒈ 心里忧愁得像火烧。形容十分焦急。【引】三国 魏 曹植 《释愁文》:“予以愁惨,行吟路边,形容枯悴,忧心如焚。”唐 陆贽 《蝗虫避正殿降免囚徒德音制》:“忧心如焚,深自刻责。”《清史稿·文宗纪》:“大沽 两岸危急,谅汝忧心如焚。”魏巍 《东方》第四部第二十章:“尤其是他一口饭不吃,使老妈妈忧心如焚。”
繁體解析: 憂愁的心情像火燒一樣。形容非常憂慮焦急。《詩經·小雅·節南山》:“憂心如惔(tán,火燒)。” 三國魏曹植《釋愁文》:“形容枯悴,憂心如焚。”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