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jwtm 热度: 常用 年代: 近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主谓式
解释: 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。
出处: 《列子·汤问》记载: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,他决心把山平掉,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,认为不能能。愚公说:我死了有儿子,儿子死了还有孙子,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,两座山终究会凿平。
例句: 在现代化建设中,我们要发扬~的精神。
正音: “愚”,不能读作“yū”。
辨形: “愚”,不能写作“禹”。
用法: 主谓式;作主语、定语、宾语;含褒义。
谜语: 最大的意志
感情: 褒义
近义: 持之以恒、铁杵磨针、精卫填海、铁杵成针、锲而不舍
反义: 虎头蛇尾、有头无尾
英语: the Foolish old Man who removed the macntains
俄语: горы свернуть(преодолеть все препятствия)
故事: 传说古时候有两座大山,一座叫太行山,一座叫王屋山。那里的北山住着一位老人名叫愚公,快90岁了。他每次出门,都因被这两座大山阻隔,要绕很大的圈子,才能到南方去。
国语辞典: 愚公移山[ yú gōng yí shān ]⒈ 相传北山愚公苦于家门前有太形、王屋二山阻拦出路,因而率领子孙挖掘土石,决心铲平二山。后天帝为其真诚所感动,于是命夸蛾氏二子背负二山,移去它地。见《列子·汤问》。后以愚公移山比喻努力不懈,不畏艰难,自能成事。【引】清·黄宗羲〈张苍水墓志〉:「愚公移山,精卫填海,常人藐为说铃,贤圣指为血路也。」【近】铁杵磨针 铁杵成针
引证解释: ⒈ 古代寓言:北山 愚公,年近九十。屋前有 太行、王屋 二山阻碍出入,他决心把它们铲平。 智叟 认为是做不到的事,笑他愚蠢。 愚公 说:我死了有儿子,儿子死后有孙子,子子孙孙不绝,而山不会加高,为什么会做不到呢?因此每天挖山不止。上帝受到感动,派 夸娥氏 二子把山背走。见《列子·汤问》。后用为知难而进,有志竟成的典故。【引】清 黄宗羲 《张苍水墓志铭》:“愚公 移山, 精卫 填海。常人藐为説铃,贤圣指为血路也。”亦省作“愚移”。 唐 黄滔 《融结为河岳赋》:“则有龟负龙擎,文籍其阳九阴六; 共 触 愚 移,倾缺其天枢地轴。”
繁體解析: 傳説古代有一位老人名叫北山愚公,傢門前有兩座大山擋住了路,他下決心要把山平掉,另一個老人河曲智叟笑他太傻,認爲不可能。愚公迴答説:“我死了有兒子,兒子死了還有孫子,子子孫孫是没有窮盡的。這兩座山可不會再增高了,鑿去一點就少一點,終有一天要鑿平的。”(見于《列子·湯問》)比喻做事有毅力,有恆心,不怕睏難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