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vavw 热度: 常用 年代: 近代
组合: ABAC式 成语结构: 联合式
解释: 形容东西非常混杂,或事情非常杂乱。
出处: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七十三回:“窃取陈编,以为己有,惟恐别人看出,不免又添些自己意思,杂七杂八,强为贯串,以为掩人耳目。”
例句: 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灯火楼台》:“杂七杂八都吃在肚皮里,也没有看他们有啥不对。”
用法: 联合式;作定语、状语;指事情非常杂乱
歇后语: 二大妈的针线篮儿
感情: 褒义词
近义: 乱七八糟、杂乱无章
反义: 井井有条、有条有理、有条不紊
英语: miscellaneous
日语: ごちゃ混(ま)ぜである
国语辞典: 杂七杂八[ zá qī zá bā ]⒈ 形容非常混乱,杂乱无章。【引】《文明小史·第二七回》:「两旁壁上,杂七杂八挂著些翰苑分书的单条。」
引证解释: ⒈ 形容不纯而杂乱。【引】赵树理 《三里湾·马家院》:“里边杂七杂八堆得满满的,实在找不下个腾的地方!”杨朔 《乱人坑》:“磨面时奸商还给带上棒子骨头、高粱帽子,掺进沙土、木渣、树皮、山药梗子,以及杂七杂八的东西。”亦作“杂七夹八”、“杂七麻八”。 茅盾 《报施》:“这年青人满脸通红,眼里耀着兴奋喜悦的光彩,拦住了 张文安 就杂七夹八诉说了一大篇。”魏巍 《东方》第四部第五章:“你去瞧瞧他的挎包,不是钳子,就是镊子,不是螺丝钉,就是螺丝母,说不清从哪儿来的那么多杂七麻八的零件!”
繁體解析: 形容多而雜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