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ihjg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偏正式
解释: 比喻接受父母疼爱的儿女,特指女儿。
出处: 晋·傅玄《短歌行》:“昔君视我,如掌中珠,何意一朝,弃我沟渠。”
例句: 乳名黛玉,年方五岁,夫妻爱之如~。 ★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二回
用法: 偏正式;作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
谜语: 赏
感情: 褒义词
近义: 心肝宝贝、小家碧玉、娇生惯养
反义: 视若敝屣
英语: a bright pearl in the palm
俄语: жемчужина на ладони(любимец)
日语: 掌中(しょうちゅう)の玉(たま)
国语辞典: 掌上明珠[ zhǎng shàng míng zhū ]⒈ 捧在手掌上的一颗珍贵明珠。比喻极受宠爱珍视的人。多指爱女。【引】宋·辛弃疾〈永遇乐·紫陌长安〉词:「落魄东归,风流赢得,掌上明珠去。」《程乙本红楼梦·第二回》:「只嫡妻贾氏生得一女,乳名黛玉,年方五岁,夫妻爱之如掌上明珠。」
引证解释: ⒈ 亦作“掌中珠”。亦作“掌上珠”。比喻极受疼爱的人。后多指极受父母钟爱的儿女。【引】晋 傅玄 《短歌行》:“昔君视我,如掌中珠。何意一朝,弃我沟渠!”唐 王宏 《从军行》:“儿生三日掌上珠,燕頷猿肱穠李肤。”宋 辛弃疾 《永遇乐·送陈光宗知县》词:“落魄东归,风流赢得,掌上明珠去。”《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·包待制出身传》:“他嫂嫂惜似掌中珠。”清 查慎行 《中山尼》诗:“养成娇女娇无偶,掌上明珠唾随口。”老舍 《青蛙骑手》第三场:“贤孝儿媳多么可爱,真是我呀我二老的掌上珠!”亦省作“掌珠”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伤爱子赋》:“曾悯怜之惨悽,痛掌珠之爱子。”唐 白居易 《哭崔儿》诗:“掌珠一颗儿三岁,鬢髮千茎父六旬。”清 黄遵宪 《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》:“双手擎掌珠,百口百称誉。”
繁體解析: 拿在手掌裏的珠子。晉傅玄《短歌行》:“昔君視我,如掌中珠,何意一朝,棄我溝渠。” 原比喻極鐘愛的人。後多用來專指父母特彆疼愛的女兒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