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ftom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联合式
解释: 灼:明白,透彻。正确而透彻的见解。
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三:“真知灼见者,尚且有误,何况其他!”
例句: 两家之学皆深入宋儒之室,但以汉学为不可废耳,多倚墙之见,依违之言,岂~者哉! ★江藩《汉学师承记·顾炎武》
正音: 见,不能读作“xiàn”。
辨形: 灼,不能写作“卓”。
辨析: 真知灼见与“远见卓识”有别:真知灼见侧重于形容见识真切;“远见卓识”侧重于形容目光远大。
用法: 联合式;作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
感情: 褒义词
近义: 真才实学、灼见真知、英明神武、一得之见、远见卓识、真知卓见、崇论吰议、一孔之见、崇论宏议、深知灼见
反义: 老生常谈、一隅之见、孤陋寡闻、陈腔滥调、一得之见、道听涂说、一知半解、一孔之见
英语: real knowledge and deep insight
俄语: прáвильное понимáние и прáвильный взгляд
日语: 正確(せいかく)な卓見(たっけん)
德语: profundes Wissen und tiefe Einsicht
国语辞典: 真知灼见[ zhēn zhī zhuó jiàn ]⒈ 明确的见解。清·江藩也作「灼见真知」。【引】《汉学师承记·卷八·顾炎武》:「多骑墙之见,依违之言,岂真知灼见者哉!」⒉ 真的知道,看得清楚。【引】《官场现形记·第五七回》:「凡是日与考各员,苟有真知灼见,确能指出枪替实据者,务各密告首府。」
引证解释: ⒈ 真正知道,确实看见。【引】《警世通言·王安石三难苏学士》:“真知灼见者尚且有误,何况其他!”明 陆采 《怀香记·鞫询香情》:“你今日之论,皆虚涉空谈,非真知灼见之实。”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七回:“凡是日与考各员,苟有真知灼见,确能指出枪替实据者,务各密告首府。”⒉ 亦作“真知卓见”。谓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和高明的见解。【引】清 江藩 《汉学师承记·顾炎武》:“多骑墙之见,依违之言,岂真知灼见者哉!”郑观应 《盛世危言·游历》:“一旦躬膺重任,建议兴事,皆有真知灼见。”郭沫若 《盲肠炎·向自由王国飞跃》:“我的旧信稿,不敢说是甚么真知卓见,不过在此提供出来,聊以供朋友们的讨论罢了。”秦牧 《长河浪花集·中国红场的旗帜》:“这是多么灵验的科学预言,多么宝贵的真知灼见。”
繁體解析: 正確的認識,透闢的見解。灼(zhuó):明白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