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gwvb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偏正式
解释: 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。现多作讽刺的用法,指假装正经的人。
出处: 《旧唐书·崔胤传》:“胤所悦者阘茸下辈,所恶者正人君子。人人悚惧,朝不保夕。”
例句: 旬这样的才是斯文骨肉朋友,有意气,有肝胆,相与了这样~,也不枉了。 ★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十四回
正音: “正”,不能读作“zhēng”。
用法: 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贬义,用于讽刺人。
谜语: 最正直的人
感情: 贬义
近义: 仁人君子、跳梁小丑、正派人物、志士仁人
反义: 老奸巨猾、拈花惹草、邪门歪道、酒色之徒、人面兽心、歪门邪道、寻花问柳、三教九流、投机取巧、老奸巨滑、跳梁小丑、鸡鸣狗盗、邪恶小人、梁上君子、鼠窃狗盗、臧仓小人、男盗女娼
英语: a man of honour
俄语: благородный человек
日语: 品行方正(ひんこうほうせい)な人(ひと)
国语辞典: 正人君子[ zhèng rén jūn zǐ ]⒈ 品行端正的人。【引】《明史·卷一七九·邹智传》:「愿陛下以宰相为股肱,以谏官为耳目,以正人君子为腹心。」《儒林外史·第一四回》:「相与了这样正人君子,也不枉了。」【近】正派人物 【反】老奸巨猾 邪恶小人
引证解释: ⒈ 品行端正的人。【引】《新唐书·张宿传》:“宿怨 执政不与己,乃日肆谗惎,与 皇甫鎛 相附离,多中伤正人君子。”元 戴善夫 《风光好》第一折:“我头顶儒冠,身穿儒服,乃正人君子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五:“这 顾提控 不是贪财好色之人,乃是正人君子。”巴金 《秋》四九:“你们还好意思在我面前冒充正人君子。”⒉ 用以讽刺道貌岸然,假装正经的人。【引】鲁迅 《集外集拾遗·上海所感》:“这种情形,很使正人君子们愤慨,就给了他们一个徽号,叫作‘愚民’。”
繁體解析: 指品行端正、遵守道德的人。也用于諷刺偽善的人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