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tttn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ABAC式 成语结构: 联合式
解释: 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,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。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。
出处: 《孙子·谋攻》: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”
例句: 对付敌人,一定要~,才能百战百胜。
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
感情: 褒义词
近义: 知己知彼
反义: 一问三不知
英语: know each other
故事: 春秋时期,军事家孙武著书《兵法》,认为使敌人举国完整的屈服就是上策,出兵打破那个国家就要差一些。要善于运用计谋不战而屈人之兵,同时做到知己知彼、百战不殆。百战百胜还不是最高明的,只有不通过战斗而使敌人屈服才高明。
国语辞典: 知彼知己[ zhī bǐ zhī jǐ ]⒈ 对彼我双方的情形都有充分的了解。也作「知己知彼」。【引】《孙子·谋攻》:「知彼知己,百战不殆。」《隋唐演义·第一八回》:「若凭著一勇到底,制服他不来,反惹出祸患,也不是英雄知彼知己的伎俩。」
引证解释: ⒈ 对敌我双方的优劣短长均能透彻了解。【引】《孙子·谋攻》:“知彼知己者,百战不殆。”孟氏 注:“审知彼己强弱利害之势,虽百战实无危殆也。”宋 罗大经 《鹤林玉露》卷八:“郭仲晦 云,用兵以持重为贵,盖知彼知己,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,此百战百胜之术也。”毛泽东 《论持久战》八一:“但战争不是神物,仍是世间的一种必然运动,因此,《孙子》的规律,‘知彼知己,百战不殆’,仍是科学的真理。”亦作“知己知彼”。 元 高文秀 《渑池会》第三折:“但上阵要知己知彼,若相持千战千赢。”鲁迅 《准风月谈·关于翻译(上)》:“我是主张青年也可以看看‘帝国主义者’的作品的,这就是古语的所谓‘知己知彼’。”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