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难而退
知难而退    繁体:知难而退

拼音:zhī nán ér tuì  注音:ㄓ ㄋㄢˊ ㄦˊ ㄊㄨㄟˋ
分类:Z | 收藏:0 | 评论: | 更新:2021-04-19 20:44:36 | 人气:0
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,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。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。

免费阅读 打赏作者

知难而退

五笔:    tcdv    热度:    常用    年代:    古代

组合:        成语结构:    偏正式

解释:    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,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。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。

出处:    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见可而行,知难而退,军之善政也。”

例句:    尤其是因为在那一级里有三、四个“吵客”,弄得那位英文教员不得不~。 ★邹韬奋《经历·新饭碗问题》

正音:    “难”,不能读作“nàn”。

辨析:    知难而退与“畏葸不前”有别:知难而退侧重于形容退却:“畏葸不前”侧重于形容害怕。

用法:    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

谜语:    危地马拉

感情:    贬义

近义:    如丘而止、急流勇退、望而却步、功成身退、畏葸不前、半途而回、打退堂鼓、听天由命

反义:    再接再厉、急流勇进、锲而不舍、逆水行舟、力争上游、知难而上、知难而进、百折不挠、金石可镂、一马当先、迎难而上、镂刻不停

英语:    shrink back from difficulties

俄语:    отступáть перед трудностями

德语:    vor Schwierigkeiten zurückscheuen

故事:    春秋时期,晋国和楚国为争夺霸权相互进行战争,郑国处于他们之间,他依附晋国,楚国就派兵征服它。晋国听说楚国出兵就派荀林父、士会、先榖等率军讨伐楚国,听到他们已经结盟,士会同意荀林父知难而退的做法,先榖不同意造成兵败。

国语辞典:    知难而退[ zhī nán ér tuì ]⒈  本指作战时随机应变,遇形势不利则退却。后泛指行事遇到困难退缩不前或应伺机退却。唐·皇甫湜〈答李生第二书〉:「夫无难而退,谦也;知难而退,宜也,非谦也。」宋·杨万里〈答本路安抚张尚书〉:「某不才多病之身,一生寡偶,几覆车于太行,沉舟于吕梁,知难而退,弃官九载。」【引】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「见可而进,知难而退,军之善政也。」

引证解释:    ⒈  谓作战时应见机而动,如果力不能克则应退却,以免受损失。【引】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军志曰:‘允当则归。’又曰:‘知难而退。’”《吴子·料敌》:“凡此不如敌人,避之勿疑。所谓见可而进,知难而退也。”《晋书·蔡豹传》:“詔曰:‘知难而退,诚合兵家之言。’”⒉  泛指因遇困难而退缩。【引】宋 杨万里 《答本路安抚张尚书》:“某不才多病之身……知难而退,弃官九载。”刘白羽 《战斗的幸福》:“谁知他们在河边测了测水位,却知难而退,倒转车身回去了。”

繁體解析:    原指作戰要見機而行,不要做實際上無法辦到的事。後泛指知道事情睏難就後退。

上一篇:知难而进

下一篇:知其不可而为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