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gnyq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动宾式
解释: 然:是,对。不认为是对的。表示不同意或否定。
出处: 宋·苏轼《再乞罢详定役法状》:“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,只当招募,不当定差,执政不以为然。”
例句: 听他说洋人不是,口虽不言,心下却老大~。 ★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
正音: “为”,不能读作“wèi”。
辨形: “以”,不能写作“似”。
辨析: 不以为然与“嗤之以鼻”有别:不以为然偏重于心理活动;语意较轻;“嗤之以鼻”偏重于不满的轻蔑的表情、举动;语意较重。
用法: 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轻蔑意味。
谜语: 误把肯定当否定
感情: 贬义
近义: 满不在乎、嗤之以鼻、不敢苟同、置若罔闻
反义: 五体投地、理所当然、所言极是、顶礼膜拜、仰承鼻息
英语: not to agree with
俄语: не придавáть значéния
日语: そうとは思わない,問題(もんだい)にしない
法语: ne pas donner raison à qn.(n'être pas du même avis que qn.)
国语辞典: 不以为然[ bù yǐ wéi rán ]⒈ 不认为是这样。表示不同意。【引】宋·王明清《挥尘后录·卷四》:「宣和初,徽宗有意征辽,蔡元长、郑达夫不以为然。」《老残游记二编·第五回》:「到底也没有一个人说一句闲话,并没有半点不以为然的意思。」
引证解释: ⒈ 不认为是正确的。多用于表示不同意。【引】宋 苏轼 《再乞罢详定役法状》:“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,只当招募,不当定差,执政不以为然。”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傅阁峰尚书》:“先是公在上前,尝论 準噶尔 形势,上不以为然。”周恩来 《关于党的“六大”的研究》四:“我说,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,有了 毛泽东 同志的领导,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。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,不以为然。”
繁體解析: 不認爲是對的,錶示不同意(多含輕視意):~地一笑。他嘴上雖然没有説不對,心裏卻~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