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tktl 热度: 不详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紧缩式
解释: 同船的人都成的敌人。比喻大家反对,十分孤立。
出处: 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若君不修德,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。”
例句: 清·冒襄《影梅庵忆语》:“尔辈无恐,即舟中敌国,不能为我害也。”
用法: 偏正式;作宾语;含贬义。
感情: 贬义
故事: 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吴起听说魏文侯很聪明贤能,就去投靠魏国,被任命魏军的统领,对付秦国和韩国。魏文侯死后,魏武侯乘船时说江山多美好。吴起说如不施行仁政,那么共乘的小船上也会有敌国的存在,魏武侯赞同他的观点。
国语辞典: 舟中敌国[ zhōu zhōng dí guó ]⒈ 同船的人都成了仇敌。语本比喻亲信叛离。唐·陆贽〈论关中事宜状〉:「是知立国之安危在势,任事之济否在人。势苟安,则异类同心也;势苟危,则舟中敌国也。」【引】《史记·卷六五·孙子吴起传》:「若君不修德,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。」【近】亲信背叛
引证解释: ⒈ 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。指众叛亲离。【引】语本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武侯 浮 西河 而下,中流,顾而谓 吴起 曰:‘美哉乎山 河 之固,此 魏国 之宝也!’ 起 对曰:‘在德不在险……若君不修德,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。’”唐 陆贽 《论关中事宜状》:“是知立国之安危在势,任事之济否在人,势苟安则异类同心也,势苟危则舟中敌国也。”
繁體解析: 同船的人都成的敵人。比喻大傢反對,十分孤立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