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fsky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联合式
解释: 跋扈:霸道,不讲理。专断蛮横,任意妄为,蛮不讲理。
出处: 《后汉书·梁冀传》:“帝少而聪慧,知冀骄横,尝朝群臣,目冀曰:‘此跋扈将军也。’”
例句: 领导者~,就得不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。
正音: 横,不能读作“纵横”的“hénɡ”。
辨形: 跋,不能写作“拔”。
辨析: 专横跋扈与“横行霸道”有别:专横跋扈侧重于形容专断;“横行霸道”侧重于形容乱来。
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
谜语: 蛮横
感情: 贬义词
英语: imperious and despotic
日语: 横行ばっこする
德语: tyrannisch schalten und walten(selbstherrlich)
故事: 东汉时期,狂妄自大、凶悍蛮横的大将军梁冀,凭着妹妹是汉顺帝的皇后,不可一世,仅一句话就杀了吕放全家。汉顺帝死后,梁冀不把汉冲帝、汉质帝、汉桓帝他们放在眼里,操纵朝中大权。汉桓帝忍无可忍决心杀死这个专横跋扈的将军。
国语辞典: 专横跋扈[ zhuān hèng bá hù ]⒈ 独断横行,蛮不讲理。也作「专恣跋扈」。例如:「民主时代,权势再大的人,都不得专横跋扈。」
引证解释: ⒈ 后以“专横跋扈”谓专断强暴。【引】语本《后汉书·梁冀传》:“帝少而聪慧,知 冀 骄横,尝朝羣臣,目 冀 曰:‘此跋扈将军也。’”黄酼璜 《关于艺术细节》:“鲁迅 小说《离婚》……处于支配地位的是封建势力的代表 七大人,作者没有从声色上罗列很多的材料揭露其专横跋扈,主要通过两个艺术细节加以刻划。”
繁體解析: 跋扈:霸道,不講理。專斷蠻横,任意妄爲,蠻不講理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