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相矛盾
自相矛盾    繁体:自相矛盾

拼音:zì xiāng máo dùn  注音:ㄗˋ ㄒ一ㄤ ㄇㄠˊ ㄉㄨㄣˋ
分类:Z | 收藏:0 | 评论: | 更新:2021-04-19 20:44:36 | 人气:0
矛: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;盾:保护自己的盾牌。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。

免费阅读 打赏作者

自相矛盾

五笔:    tscr    热度:    常用    年代:    古代

组合:        成语结构:    主谓式

解释:    矛: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;盾:保护自己的盾牌。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。

出处:    《韩非子·难一》:“楚人有鬻盾与矛者,誉之曰:‘吾盾之坚,莫之能陷也。’又誉其矛曰:‘吾矛之利,于物无不陷也。’或曰:‘以子之矛陷子之盾,何如?’其人勿能应也。”

例句:    这些理论~。

正音:    “相”,不能读作“xiàng”。

辨形:    “矛”,不能写作“予”、“茅”。

用法:    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
谜语:    类;开封;尺短寸长

感情:    贬义

近义:    格格不入、漏洞百出、前后抵触、首尾乖互、相互抵触、鬻矛誉盾

反义:    并行不悖、天衣无缝、滴水不漏、顺理成章、自圆其说、言行一致、无懈可击

英语:    antinomy

俄语:    самому себе противоре чить

日语:    自己矛盾(じこむじゅん)

德语:    sich selbst widersprechen(in sich widersprüchlich sein)

法语:    être contradictoires(se contredire)

故事:    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,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。

国语辞典:    自相矛盾[ zì xiāng máo dùn ]⒈  语本比喻行事或言语先后不相应、互相抵触。【引】《韩非子·难势》:「人应之曰:『以子之矛,陷子之楯,何如?』其人弗能应也。」《魏书·卷八八·良吏传·明亮传》:「辞勇及武,自相矛盾。」【反】言行一致

引证解释:    ⒈  后因以喻人的语言行动前后抵触、不相应合。【引】《韩非子·难一》:“楚 人有鬻楯与矛者,誉之曰:‘吾楯之坚,物莫能陷也。’又誉其矛曰:‘吾矛之利,於物无不陷也。’或曰:‘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?’其人弗能应也。夫不可陷之楯与无不陷之矛,不可同世而立。”《魏书·儒林传·李业兴》:“业兴 曰:‘圆方之言,出处甚明,卿自不见。见卿録 梁主 《孝经义》亦云上圆下方,卿言岂非自相矛盾!’”唐 杨炯 《公卿以下冕服议》:“今三品乃得同王之毳冕,而三公不得同王之袞名,岂惟颠倒衣裳,抑亦自相矛盾,此又不经之甚也!”《红楼梦》第一回:“更可厌者,‘之乎者也’,非理即文,大不近情,自相矛盾。”毛泽东 《论持久战》一〇九:“英勇战斗于前,又放弃土地于后,不是自相矛盾吗?这些英勇战斗者的血,不是白流了吗?这是非常不妥当的发问。”⒉  同伙间的相互争吵或冲突。【引】《资治通鉴·梁武帝太清二年》:“今二宫危逼,猾寇滔天,臣子当戮力同心,岂可自相矛盾?”

繁體解析:    《韓非子·難勢》上説,有個人又賣矛,又賣盾。賣矛的時候説他的矛無比鋒利,什麼東西都能刺透;賣盾的時候又説他的盾無比堅固,什麼東西都穿不透。有人就問他,要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怎麼樣呢?他無言以對。後用“自相矛盾”比喻自己説話做事前後抵觸。

上一篇:自相惊忧

下一篇:自相水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