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xsru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联合式
解释: 纵横:合纵连横;捭阖:开合,战国时策士游说的一种方法。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。
出处: 汉·刘向《战国策序》:“苏秦为从,张仪为横,横则秦帝,从则楚王,所在国重,所去国轻。”《鬼谷子·捭阖》:“捭之者,开也,言也,阳也;阖之者,闭也,默也,阴也。”
例句: 政客错实力以自雄,军人假名流以为重,~,各戴一尊。 ★蔡东藩、许厪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一百三十五回
正音: “横”,不能读作“hèng”;“捭”,不能读作“bēi”;“阖”,不能读作“gài”。
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感情: 贬义
近义: 远交近攻、捭阖纵横、兵不厌诈
英语: tactics of a skilled diplomat
故事: 战国时期,各诸侯国之间都想对付秦国,但是他们的态度分为两派,以张仪为首的一帮人到处游说服从秦的领导,支持秦国统一六国,这一派叫横;以苏秦为首的鼓吹六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的叫纵,但他们各自为政,最终被秦所灭。
国语辞典: 纵横捭阖[ zōng héng bǎi hé ]⒈ 政治或外交上惯用的拉拢、分化等灵活高明的手段。参见「捭阖纵横」条。【引】《镜花缘·第一八回》:「当日孔子既没,儒分为八;其他纵横捭阖,波谲云诡。」
引证解释: ⒈ 原指 战国 时代策士以“合纵”或“连横”之政治主张游说各国诸侯的方法。后因称以辞令测探、打动别人,在政治和外交上运用联合或分化的手段为“緃横捭闔”。参见“纵横家”。【引】明 陈子龙 《唐论》:“我尝读史,至 卢龙、魏博 之事,观其人之游诸侯间者,纵横捭闔,下至刺客之流,非不少概见,大约似 战国 时。”《镜花缘》第十八回:“当日 孔子 既没,儒分为八;其他纵横捭闔,波譎云诡。”清 俞樾 《茶香室丛钞·刺孟诸书》:“战国 纵横捭闔之士,皆发冢之人。”
繁體解析: 漢劉嚮《〈戰國策〉序》:“是以蘇秦、張儀、公孫衍、陳軫、(蘇)代、(蘇)厲之屬,生從(縱)横短長之説,左右傾側,蘇秦爲從,張儀爲横,横則秦帝,從則楚王,所在國重,所去國傾。”《鬼穀子·捭闔》:“捭之者,開也,言也,陽也;闔之者,閉也,默也,陰也…此天地陰陽之道,而説人之法也。” 後以“縱横捭闔”指運用政治或外交手段達到聯閤或分化瓦解的目的。縱横:閤縱和連横,指進行外交活動。捭闔:開和閤。捭(bǎi)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