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aufn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联合式
解释: 藏起了头,露出了尾。形容说话躲躲闪闪,不把真实情况全部讲出来。
出处: 元·张可久《点绛唇·翻归去来辞》套曲:“早休官弃职,远红尘是非,省藏头露尾。”
例句: 况一挂上人家的假招牌,便有许多面子来拘束你,使你不得不~;寻欢作乐,如何能称心适意! ★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三十回
正音: 露,不能读作“lòu”。
辨形: 露,不能写作“路”。
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状语;形容做事和说话躲躲闪闪
谜语: 鸵鸟遇敌
歇后语: 火鸡躲猎人
感情: 褒义词
近义: 转弯抹角、藏形匿影、偷偷摸摸、露尾藏头、旁敲侧击、遮三瞒四、鬼鬼祟祟
反义: 和盘托出、全盘托出、明目张胆、直言不讳、直抒己见、开门见山、合盘托出、原形毕露、直截了当
英语: hide the head but show the tail
日语: 頭(あたま)隠して尻(しり)隠さず。言を左右(さゆう)にして真相(しんそう)を語(かた)らない
法语: se cacher à la manière d'une autruche
国语辞典: 藏头露尾[ cáng tóu lù wěi ]⒈ 形容言多隐讳,举止畏缩的样子。也作「露尾藏头」。【引】《红楼梦·第三四回》:「薛蟠本是个心直口快的人,见不得这藏头露尾的事。」《儿女英雄传·第四〇回》:「老爷是个走方步的人,从不曾见过这等鬼鬼祟祟、藏头露尾的顽意儿。」
引证解释: ⒈ 犹言藏头擫脑。【引】元 王晔 《桃花女》第二折:“劝 周公 莫便生嗔,将酒礼强勒成亲,不争我藏头露尾,可甚的知恩报恩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三四回:“薛蟠 本是个心直口快的人,见不得这样藏头露尾的事。”阮章竞 《赤叶河》第四部第三场:“好,事到如今,我也不必藏头露尾。”
繁體解析: 形容説話辦事故意藏一點兒露一點兒,不完全錶露齣來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