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nbpn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偏正式
解释: 恻隐: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。形容对人寄予同情。
出处: 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。”
例句: 此人为官清正,作事廉明,每怀~,常有仁慈之念。 ★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十三回
正音: 恻,不能读作“chè”。
辨形: 恻,不能写作“侧”或“测”。
用法: 偏正式;作宾语;指有同情心
谜语: 则
感情: 褒义词
近义: 悲天悯人
反义: 落井下石、铁石心肠
英语: in one's mercy
日语: 惻隠(そくいん)の情(じょう)
国语辞典: 恻隐之心[ cè yǐn zhī xīn ]⒈ 同情怜悯之心。也作「恻怛之心」。【引】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「恻隐之心,仁之端也。羞恶之心,义之端也。」《警世通言·卷二一·赵太祖千里送京娘》:「俺与你萍水相逢,出身相救,实出恻隐之心,非贪美丽之貌。」
繁體解析: 惻隱:對彆人的不幸錶示同情。形容對人寄予同情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