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gyfg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联合式
解释: 泛指知识、学问
出处: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13回:“某乃是中原一秀士,能知天文地理,善会阴阳,识得六甲风云,辨别三光气色,九流三教,无所不通。”
例句: 古华《芙蓉镇》第一章:“读的书多,见的世面大,古今中外,过去未来,天文地理。”
用法: 作主语、定语、宾语;泛指知识
感情: 褒义词
英语: knowledge
国语辞典: 天文地理[ tiān wén dì lǐ ]⒈ 天文与地理。指天空中的自然现象和山川形势的条理。【引】语本《易经·系辞上》:「仰以观于天文,俯以察于地理。」《儒林外史·第一回》:「这王冕天性聪明,年纪不满二十岁,就把那天文、地理、经史上的大学问,无一不贯通。」
繁體解析: 用天文地理來泛指知識、學問,這種説法由來已久,例如許多舊小説中説到一個人很有學問,就説他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