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车上书
公车上书    繁体:公車上書

拼音:gōng chē shàng shū  注音:ㄍㄨㄥ ㄔㄜ ㄕㄤˋ ㄕㄨ
分类:G | 收藏:0 | 评论: | 更新:2021-04-19 20:44:36 | 人气:0
公车:汉代官署名。指举人进京应试。特指入京会试的士人上书言事

免费阅读 打赏作者

公车上书

五笔:    wlhn    热度:    常用    年代:    古代

组合:        成语结构:    主谓式

解释:    公车:汉代官署名。指举人进京应试。特指入京会试的士人上书言事

出处:    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东方朔传》:“朔初入长安,至公车上书,凡用三干奏牍。”

例句:    吴玉章《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》:“康有为即曾联络其中的一千余人,举行了著名的‘公车上书’,要求拒合,迁都,变法图强。”

用法:    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政事

感情:    褒义词

引证解释:    ⒈  汉 制,吏民上书言事,均由公车令接待。上书人多有因此而被大用者。【引】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朔 初入 长安,至公车上书,凡用三千奏牘。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,仅然能胜之。”⒉  指 清 末一历史事件。公元1895年( 清 光绪 二一年)4月, 清 政府在 中 日 甲午战争中失败,派 李鸿章 赴 日 签订不平等的《马关条约》,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。是年, 康有为 在京会试,他号召各省举人一千三百余人联名上万言书,提出拒签和约、迁都抗战、变法图强三项主张,震撼全国。史称“公车上书”。【引】吴玉章 《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》一:“当时正在 北京 会试的各省举子也纷纷集会、请愿, 康有为 即曾联络其中的一千馀人,举行了著名的‘公车上书’,要求拒和迁都,变法图强。”

上一篇:公道大明

下一篇:公诸于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