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didf 热度: 不详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偏正式
解释: 柱子的基石润湿了,就是要下雨的征候。比喻见到一点迹象,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。
出处: 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山云蒸,柱础润。”宋·苏洵《辨奸论》:“月晕而风,础润而雨,人人知之。”
例句: 宋·苏洵《辨奸论》:“事有必至,理有固然。惟天下之静者,乃能见微而知著。月晕而风,础润而雨,人人知之。”
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;比喻从小事预测未来。
感情: 中性
近义: 月晕而风
英语: Coming events cast their shadows before.
国语辞典: 础润而雨[ chǔ rùn ér yǔ ]⒈ 础石为水气所湿润,是将要下雨的预兆。比喻从微小的迹象中,就能知道事物的真象及发展。【引】宋·苏洵〈辨奸论〉:「惟天下之静者,乃能见微而知著。月晕而风,础润而雨,人人知之。」
引证解释: ⒈ 参阅 清 李绂 《穆堂初稿》卷四五《书〈辨奸论〉后二则》。参阅 清 李绂 《穆堂初稿》卷四五《书〈辨奸论〉后二则》。【引】柱下石湿润,预示天将下雨。比喻从小地方可观察出大道理,或从事物的变化迹象可以预测到事物的发展。语出 宋 邵伯温 伪托 苏洵 所作《辨奸论》:“事有必至,理有固然。惟天下之静者,乃能见微而知著。月晕而风,础润而雨,人人知之。”
繁體解析: 柱下的石頭發潮,錶示空氣裏濕度大,天快要下雨。《淮南子·説林訓》:“山雲蒸,柱礎潤。” 宋蘇洵《辨姦論》:“月暈而風,礎潤而雨,人人知之。” 後用來比喻任何事情的發生,都先有征兆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