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qhnn 热度: 常用 年代: 近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连动式
解释: 看见某种严重情况,心里感到震惊。
出处: 唐·韩愈《昌黎集·贞曜先生墓志铭》:“及其为诗,刿目怵心。”
例句: 又因他姓赤,惟恐厕内倘有赤痢血痔之类,也好教他~,时常打扫:因此把他派了。 ★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九十九回
正音: 触,不能读作“chǔ”。
辨形: 目,不能写作“木”。
辨析: 触目惊心和“惊心动魄”;都可形容使人十分震惊的事;但触目惊心仅用于能看得见的对象;“惊心动魄”适用范围比触目惊心广;不论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对象都可用。
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事态严重
谜语: 一看吓一跳
感情: 褒义词
近义: 胆战心惊、诚惶诚恐、怵目惊心、骇心动目、惊心动魄
反义: 司空见惯、赏心悦目、习以为常、见而色喜、赏析悦目
英语: be shocked to witness
俄语: потрясáющий
日语: (ある深刻な光景を)目(め)にして心を痛(いた)める
德语: durch den Anblick abgeschreckt werden(entsetzlich)
法语: spectacle sensationnel,effrayant,saisissant,foudroyant
国语辞典: 触目惊心[ chù mù jīng xīn ]⒈ 目光所及,令人惊恐。形容事情极为惨重。明·王世贞也作「触目崩心」、「触目骇心」。【引】《鸣凤记·第九出》:「李大人,闻言兴慨,触目惊心。」《花月痕·第五回》:「那时正痴珠西入蜀川,天寒岁暮,游子乡关之感,……触目惊心,无复曩时兴致。」【反】见而色喜
引证解释: ⒈ 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震惊。形容事态严重,引起震动。【引】清 林则徐 《颁发禁烟治罪新例告示》:“尔等更当触目惊心,如再观望迁延,以身试法,则是孽由自作,死有餘辜,毋谓言之不早也。”瞿秋白 《饿乡纪程》七:“我们从 奉天 到 哈尔滨 沿路触目惊心,都是 日本 人侵略政策的痕迹。”
繁體解析: 看到某種嚴重的情況引起內心的震動。也作怵目驚心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