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ddwf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AABC式 成语结构: 偏正式
解释: 蠢蠢:爬虫蠕动的样子。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。
出处: 南朝·宋·刘敬叔《异苑·句容水脉》:“掘得一黑物,无有首尾,形如数百斛舡,长数十丈,蠢蠢而动。”
例句: 据点里的敌人又~。 ★峻青《爆炸远征队》五
正音: 蠢,不能读作“chūn”。
辨形: 蠢,不能写作“春”。
辨析: 蠢蠢欲动和“跃跃欲试”;都有“急切地想要行动”的意思。但蠢蠢欲动偏重在行动;一般指敌人、坏人准备进攻、搞破坏;含贬义;“跃跃欲试”偏重指想要试一试;是中性成语;用于平常的活动。
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,形容准备随时干某事
谜语: 预备令
歇后语: 入蛰的长虫还了阳
感情: 贬义词
近义: 磨拳擦掌、擦掌摩拳、摩拳擦掌、不觉技痒、擦掌磨拳、捋臂张拳、跃跃欲试、擦拳抹掌、擦拳磨掌、蠕蠕而动、揎拳掳袖
反义: 安分守己、按兵不动
英语: ready to make trouble
俄语: закопошиться
日语: 機会(きかい)をねらって動き出そうとしている
德语: ans Werk zu gehen versuchen(ein gewagtes Spiel starten wollen)
国语辞典: 蠢蠢欲动[ chǔn chǔn yù dòng ]⒈ 虫子要爬行时的动作。比喻人意图捣乱。例如:「看他们这群小人一副蠢蠢欲动的样子,八成又要兴风做浪。」【近】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
引证解释: ⒈ 像虫豸一样蠕蠕爬动。【引】清 张岱 《陶庵梦忆·金山竞渡》:“金山 上人团簇,隔江望之,螘附蜂屯,蠢蠢欲动。”⒉ 谓准备扰动为乱。【引】黄远庸 《政界内形记》二:“自借款不成之消息传布后,不特土匪蠢蠢欲动,而废官任意造謡,穷兵日日思乱,若内务部不以精神整理,则 北京 危矣。”李六如 《六十年的变迁》第六章二:“人人自危,都有蠢蠢欲动的形势。可是,搜捕的还是乱哄哄地到处在搜捕。”叶君健 《自由》八:“各地不法之徒,一有机会,仍然想混水摸鱼,蠢蠢欲动,有的甚至拦路抢劫。”
繁體解析: 南朝宋劉敬叔《異苑》卷三:“後人掘地見一異物,蠢蠢而動。” 本是形容蟲子蠕動的樣子。現用蠢蠢欲動指敵人準備進犯或壞人準備搗亂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