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dirq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偏正式
解释: 在大海里捞一根针。比喻极难找到。
出处: 元·柯丹丘《荆钗记·误讣》:“儿,此生休想同衾枕,要相逢除非东海捞针。”
例句: 要打听前任巡检太爷家眷的下落,那真是~一般,问了半天,没有人知道的。 ★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百七回
辨析: 大海捞针和“海底捞月”、“水中捞月”;都有“白费力气”之意。但大海捞针比喻目标虽很难达到;但仍有达到的可能;“海底捞月”和“水中捞月”比喻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目标;只是白费力气。
用法: 偏正式;作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比喻句中
谜语: 孙悟空龙宫借宝
感情: 褒义词
近义: 海中捞月、水中捞月、难如登天、铁树开花、海底捞针
反义: 手到擒来、瓮中捉鳖、唾手可得、信手拈来、轻而易举、易如反掌
英语: look for a needle in the ocean
俄语: искáть игóлку в стóге сéна
日语: 海 (うみ)に落 (お)とした針 (はり)をさがす。とても探 (さが)しようがない
德语: so schwer zu finden wie eine Nadel im Meer
国语辞典: 大海捞针[ dà hǎi lāo zhēn ]⒈ 在大海里捞取遗失的针。比喻东西很难找到或事情难以完成。明·汪?也作「东海捞针」、「海底捞针」、「水底捞针」。【引】《春芜记·第一三出》:「只是命运低微,人情薄恶,觅利如大海捞针,揽祸似干柴引火。」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·第七回》:「这却是大海捞针似的,那里捉得著他。」
引证解释: ⒈ 比喻无从寻觅。【引】明 王錂 《春芜记·定计》:“觅利如大海捞针,揽祸似乾柴引火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七回:“钱庄上的人吃一大惊,连忙到会审公堂去控告,又出了赏格,上了新闻纸告白,想去捉他;这却是大海捞针似的,那里捉得他着。”
繁體解析: 也説海底撈針。從大海裏撈一根針。比喻極難找到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