模棱两可
模棱两可    繁体:模棱兩可

拼音:mó léng liǎng kě  注音:ㄇㄛˊ ㄌㄥˊ ㄌ一ㄤˇ ㄎㄜˇ
分类:M | 收藏:0 | 评论: | 更新:2024-05-14 12:31:50 | 人气:0
模棱:含糊,不明确;两可:可以这样,也可以那样。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,或没有明确的主张。

免费阅读 打赏作者

模棱两可

五笔:    ssgs    热度:    常用    年代:    古代

组合:        成语结构:    紧缩式

解释:    模棱:含糊,不明确;两可:可以这样,也可以那样。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,或没有明确的主张。

出处:    《旧唐书·苏味道传》:“处事不欲决断明白,若有错误,必贻咎谴,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。”

例句:    他害怕事情一旦变化,他将有不测大祸,所以跪在地上回答了一句~的话。(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三十章)

正音:    “棱”,不能读作“líng”。

辨析:    模棱两可与“不置可否”有别:模棱两可指表态不明确;可作“言辞”的定语;可作补语;“不置可否”多指“避而不谈”;不表示态度;不能作“言辞”的定语。

用法:    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
谜语:    可不可

感情:    贬义

英语:    betwixt and between

俄语:    занимáть неопределённую позицию

日语:    あいまいでどちにも取れる

德语:    zweideutig(doppelsinnig)

法语:    ambigu(équivoque)

故事:    唐朝宰相苏味道处世十分圆滑,从不表明自己的看法,他认为这样不会得罪人,他把这种圆滑的方法说成“决事不欲明白,误则有悔,模棱特两端可也。”人们送他一个外号叫“苏模棱”。后因犯错而降职到四川眉州。

国语辞典:    模棱两可[ mó léng liǎng kě ]⒈  比喻含糊、不明确的意见、态度或主张等。参见「摸棱两可」条。【引】《明史·卷二〇八·余珊传》:「饰六艺以文奸言,假周官而夺汉政。坚白异同,模棱两可。」【反】斩钉截铁

引证解释:    ⒈  形容对事情的双方不置可否,是非不分。【引】《明史·余珊传》:“坚白异同,模棱两可,是盖大奸似忠,大诈似信。”丁玲 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》三五:“他觉得在 文采 的理论政策的渊博学问之下,就不敢坚持一个一定的主张,就不得不采取些模棱两可、含混的语句了。”魏巍 《东方》第一部第七章:“新任的支部书记……怕得罪人,在支部发生争论时,常常是模棱两可,摇摆不定。”亦作“模棱两端”。 《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·粤东纪事》:“祁宫保 模棱两端,怕事之极。”

繁體解析:    對問題或事物正反兩方麵,持既不肯定、也不否定的態度。《舊唐書·蘇味道傳》:“但模棱以持兩端可也。” 模棱(léng):含糊,不明確,不肯定。兩可:這樣也可以,那樣也可以。

上一篇:摩肩击毂

下一篇:莫名其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