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dugu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联合式
解释: 逆:叛逆;道:指封建道德;不道:违反封建道德。旧时统治阶级对破坏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。
出处: 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天下所不容,大逆无道。”《汉书·杨恽传》:“为妖恶言,大逆不道,请逮捕治。”
例句: 汝赖吾玉玺,僭称帝号,背反汉室,~!吾方欲加兵问罪,岂肯反助贼乎! ★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十七回
正音: 不,不能读作“bú”;逆,不能读作“niè”或“lì”。
辨形: 道,不能写作“倒”。
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指叛逆
谜语: 顺耳话
感情: 贬义词
近义: 罪大恶极、罪孽深重、离经叛道、重逆无道、死有余辜、倒行逆施、犯上作乱
反义: 循规蹈矩、三从四德、安分守己、忠心耿耿、三纲五常、忠贞不渝、唯命是听、唯命是从
英语: worst offence
俄语: величáйщее преступлéние
日语: 大逆無道 (たいきゃくむどう)
法语: horribles forfaits(trahison et hérésie)
故事: 秦朝灭亡以后,刘邦和项羽展开了长达五年的楚汉战争。 有—天项羽在阵前向刘邦喊话,要与他决一雌雄。刘邦回答说:“我开始与你都受命于楚怀王,约定先定关中的为王。但是我先定关中后你却负约,让我到巴蜀去当汉王。这是你第一条罪状。你在去救援赵军途中,杀死上将军宋义,自称上将军,这是你第二条罪状。你违抗怀王命令,擅自劫持各诸侯的兵马人员,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。”接着,刘邦又揭露项羽烧毁秦宫、掘开秦皇坟墓,搜刮财物,杀死投降的秦王子婴,活埋二十万秦国百姓,杀害义帝等罪状。在讲到第十条罪状时,刘邦说:“你作为臣子而杀死君王,又杀害已经投降的人,为政不平,对订立的约定不讲信义,为天下所不容,属于重大的叛逆。你犯下如此十条大罪,我兴仁义之兵来讨你这个逆贼,你还有什么面目向我挑战!” 项羽听了刘邦的话,气得浑身发抖,命令弓箭手向刘邦放箭。结果,一箭射中刘邦前胸,汉军只好迟兵。 成语出处: 《汉书·高帝纪》汉王数羽曰:“夫为人臣为杀其主,杀其已降,为政不平,主约不信,天下所不容,大逆无道,罪十也。” 成语释义: “逆”,叛逆,“无道’’指不合封建理法。这刚成语的多指封建专制者对起来造反的人所加的罪名,意为罪大恶极。“大逆无边”也称“大逆不道”。
国语辞典: 大逆不道[ dà nì bù dào ]⒈ 谋反背叛,罪恶重大。或行为严重违反常理。也作「大逆无道」。【引】《三国演义·第一一〇回》:「宣言司马师大逆不道,今奉太后密诏,令尽起淮南军马,仗义讨贼。」《文明小史·第四二回》:「他们胆敢出卖这些大逆不道的书,这等书店就该重办。」【近】犯上作乱
引证解释: ⒈ 犹大逆无道。【引】《汉书·宣帝纪》:“﹝ 杨惲 ﹞不悔过,怨望,大逆不道,要斩。”《京本通俗小说·错斩崔宁》:“陈氏 不合通同奸夫杀死亲夫,大逆不道,凌迟示众。”巴金 《秋》二二:“你还说礼节?难道礼节要你做出对不起祖宗的事,成为大逆不道的罪人吗?”
繁體解析: 原指犯上謀反。現也指罪大噁極。《漢書 楊惲傳》:“稱引爲(妖)噁言,大逆不道,請逮捕治。” 逆:叛逆。不 道:不閤正軌,不閤道德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