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nini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联合式
解释: 形容惊慌或欣喜到极点。
出处: 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六十六回:”耍和尚烧得头焦额烂,麻婆子赶得屁滚尿流。”
例句: 那小船上的水手,吓得~。(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二十八回)
正音: 尿,不能读作“suī”。
辨形: 滚,不能写作“磙”。
用法: 联合式;作状语、补语;含贬义
谜语: 上厕所
感情: 贬义词
近义: 连滚带爬、片甲不留、惊惶失措、落花流水、屎滚尿流、一败涂地、不寒而栗、屎屁直流、一蹶不振
反义: 泰然自若、所向披靡、从容不迫、面不改色
英语: frightened out of one's wits
俄语: пускáть в штаны
日语: 大(おお)いに狼狽(ろうばい)しているようす
德语: (vor Angst) in die Hose scheiβen(in die Hosen machen)
国语辞典: 屁滚尿流[ pì gǔn niào liú ]⒈ 形容非常惊惧害怕,狼狈不堪。也作「尿流屁滚」、「屎滚尿流」。【引】《水浒传·第六六回》:「要和尚烧得头燋额烂,麻婆子赶得屁滚尿流。」⒉ 形容极度喜悦兴奋。【引】《儒林外史·第一九回》:「饭店里见是潘三爷,屁滚尿流,鸭和肉都检上好的极肥的切来。」《红楼梦·第二回》:「(雨村)又寄一封密书与封肃,托他向甄家娘子要那娇杏作二房。封肃喜得屁滚尿流,巴不得去奉承。」
引证解释: ⒈ 形容极度惊恐的样子。【引】《水浒传》第七五回:“这一干人吓得屁滚尿流,飞奔 济州 去了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九回:“饭店里见是 潘三爷,屁滚尿流,鸭和肉都捡好的极肥的切来。”鲁迅 《三闲集·通信》:“别的文学家,因为我描写黑暗,便吓得屁滚尿流,以为没有出路了。”⒉ 形容兴奋异常的心情神态。【引】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三九回:“喜欢的道士屁滚尿流。”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八七回:“这婆子听见,喜欢的屁滚尿流,没口説:‘还是 武二哥 知礼。’”⒊ 形容狼狈不堪的样子。【引】《水浒传》第二九回:“先头三个人,在三隻酒缸里,那里挣扎得起。后面两个人,在地下爬不动。这几个火家捣子,打得屁滚尿流,乖的走了一个。”沙汀 《航线》:“跑去试一试吧,不搞得你屁滚尿流那才怪哩!”杨沫 《青春之歌》第二部第二九章:“再看见你冒充学生走进来,叫你屁滚尿流滚出去!”
繁體解析: 形容非常驚恐或十分狼狽的樣子:嚇得~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