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hkpr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偏正式
解释: 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。
出处: 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愿披腹心,输肝胆,效愚计,恐足下不能用也。诚能听臣之计,莫若两利而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,其势莫敢先动。”
例句: 先取荆州为家,后即取四川建基业,以成~,然后可图中原也。 ★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十八回
用法: 偏正式;作宾语;指三方面相持。
感情: 中性
近义: 三分鼎足、鼎足而立、三足鼎立
英语: a situation of tripartite confrontation
俄语: противостояние трёх сил
故事: 公元前203年,汉将韩信灭了齐国,被刘邦封为齐王,韩信的谋士蒯通分析天下形势后认为韩信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,劝他不要跟随刘邦自立为王,可以与楚汉三分天下,跟随刘邦最多也只能封为诸侯。韩信不听蒯通的意见,最后被吕后诱杀。
国语辞典: 鼎足之势[ dǐng zú zhī shì ]⒈ 比喻三方面分别对立的局势。【引】晋·孙楚〈为石仲容与孙皓书〉:「自谓三分鼎足之势,可与泰山共相终始。」《三国演义·第一一回》:「吾欲屯兵濮阳,以成鼎足之势。」
引证解释: ⒈ 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势。参见“鼎足而立”。【引】晋 孙楚 《为石仲容与孙晧书》:“自谓三分鼎足之势,可与 泰山 共相终始。”《晋书·皇甫谧传》:“故 冯 以弹剑感主, 女 有反赐之説, 项 奋拔山之力, 蒯 陈鼎足之势, 东郭 劫於 田荣,颜闔 耻於见逼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八回:“先取 荆州 为家,后即取 西川 建基业,以成鼎足之势,然后可图中原也。”
繁體解析: 比喻三方麵并立的局麵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