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kkng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AABC式 成语结构: 偏正式
解释: 表示吃惊的声音。形容不合常理,难以理解的怪事。
出处: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黜免》:“殷中军(殷浩)被废在信安,终日恒书空作字,扬州吏民寻义逐之,窃视,唯作‘咄咄怪事’四字而已。”
例句: 噫!一小说之微,而竟有如斯之法律,以圭臬于著述界之前途,亦~,~。 ★清·陶曾佑《论小说之势力及其影响》
正音: “咄”,不能读作“chū”。
辨形: “咄”,不能写作“多”。
用法: 偏正式;作宾语;与岂非、真是等连用。
谜语: 竹子开玫瑰花
感情: 中性
近义: 匪夷所思、莫名其妙、不可思议
反义: 顺理成章、合情合理、天经地义
英语: monstrous absurdity
俄语: стрáнный случай
日语: 驚くべき奇怪事(きかいこと),奇怪千万なこと
德语: was für eine merkwürdige Angelegenheit(wie merkwürdig das ist)
法语: absurdité énorme(extrêmenment bizarre)
故事: 东晋扬州刺史殷浩与大将桓温不合,王羲之劝他大敌当前应以国事为重,殷浩不但不听,领兵北伐,屡战屡败,被废为平民,流放到信安,他整天无忧无虑地读书吟诗,老是在纸上写“咄咄怪事”四个字来表示心中的不平。
国语辞典: 咄咄怪事[ duò duò guài shì ]⒈ 语出令人感到惊奇,不可思议的事情。【引】《晋书·卷七七·殷浩传》:「浩虽被黜放,口无怨言,九神委命,谈咏不辍,虽家人,不见其有流放之戚。但终日书空,作『咄咄怪事』四字而已。」宋·杨万里〈明发栖隐寺〉诗:「如何今晨天地间,咄咄怪事满眼前。」
引证解释: ⒈ 参见“咄咄书空”。参见“咄咄书空”。【引】连声惊呼称怪。形容令人惊讶的怪事。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黜免》:“殷中军 ( 殷浩 )被废在 信安,终日恒书空作字, 扬州 吏民寻义逐之,窃视,唯作‘咄咄怪事’四字而已。”宋 杨万里 《明发栖隐寺》诗:“何如今晨天地间,咄咄怪事满眼前。”清 沉起凤 《谐铎·帖嘲》:“世有一字不通之辈,而能知我高才,可谓咄咄怪事。”
繁體解析: 形容不閤常 理、令人驚訝的怪事。《世説新語 黜免》:“殷中軍(殷浩)被廢在信安,終日恆書空(用手指在空中虛 劃)作字…竊視,唯作‘咄咄怪事’四字而已。” 咄咄:錶示驚訝的聲音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