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iais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联合式
解释: 浮动在水面的萍草和树根。比喻踪迹漂泊不定。
出处: 唐·徐夤《别》诗:“酒尽欲终问后期,泛萍浮梗不胜悲。”
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比喻飘荡无主
感情: 褒义词
近义: 浮梗泛萍
英语: floating duckweed and plant stems
引证解释: ⒈ 亦作“泛应曲当”。谓广泛适应,无不恰当。【引】《朱子语类》卷十三:“若得胸中义理明,从此去量度事物,自然泛应曲当。”清 马建忠 《借债以开铁道说》:“苟于借债之中不筹一泛应曲当之良法,而顾鳃鳃焉虑有流弊而中止也,是何异虑色荒而禁婚姻,虑禽荒而废蒐狩也。”郭沫若 《海涛集·跨着东海》:“使得一般的、尤其有成见的 中国 人,要感觉着这(辩证唯物论)并不是外来的异物,而是泛应曲当的真理。”
繁體解析: 浮動在水麵的萍草和樹根。比喻蹤迹漂泊不定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