哀兵必胜
哀兵必胜    繁体:哀兵必勝

拼音:āi bīng bì shèng  注音:ㄞ ㄅ一ㄥ ㄅ一ˋ ㄕㄥˋ
分类:A | 收藏:0 | 评论: | 更新:2024-05-18 03:17:14 | 人气:0
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,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。后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,必定能取胜。

免费阅读 打赏作者

哀兵必胜

五笔:    yrne    热度:    常用    年代:    古代

组合:        成语结构:    主谓式

解释:    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,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。后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,必定能取胜。

出处:    《老子》第六十九章:“祸莫大于轻敌,轻敌几丧吾宝,故抗兵相加,哀者胜矣。”

例句:    不,~!不要乐,要哀,何小姐能弹《易水吟》的谱子吗? ★张恨水《啼笑因缘续集》第十回

正音:    胜,不能读作“shēnɡ”。

辨形:    哀,不能写作“衰”。

辨析:    “哀”是指悲愤激昂;不是“悲哀”的意思。

用法:    主谓式;作谓语;用作褒义

感情:    褒义词

近义:    师直为壮

反义:    骄兵必败、骄者必败

英语:    an oppressed army fighting with desperate courage is sure to win.

国语辞典:    哀兵必胜[ āi bīng bì shèng ]⒈  语本指受压迫的一方,因怀有悲愤的情绪,必能克敌制胜。【引】《老子·第六九章》:「抗兵相加,哀者胜矣。」例如:「中国在对日抗战中取得胜利,再一次证明了哀兵必胜的道理。」【反】骄兵必败

引证解释:    ⒈  后遂谓因受压而悲愤的一方,定能克敌制胜。【引】《老子》:“故抗兵相加,哀者胜矣。”王弼 注:“抗,举也。加,当也。哀者必相惜,而不趣利避害,故必胜。”任继愈 注:“哀,沉痛,悲愤。”《解放日报》1946.11.3:“正由于哀兵必胜,骄兵必败, 涟水 城郊就成为 蒋 军的坟墓。”

繁體解析:    《老子》六十九章:“故抗兵相若,則哀者勝矣。”對抗的兩軍力量相當,悲憤的一方獲得勝利。指受壓抑而奮起反抗的軍隊,必然能打勝仗。

上一篇:哀哀欲绝

下一篇:哀而不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