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inby 热度: 常用 年代: 近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联合式
解释: 光怪:光彩奇异;陆离:开卷参差。形容奇形怪状,五颜六色。
出处: 战国·楚·屈原《离骚》:“纷总总其离合兮,斑陆离其上下。”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坚传》裴松之注引《吴书》:“冢上有光怪,云气五色,上属于天,曼延数里。”
例句: 那柴烧的一块一块的,结成就和太湖石一般,~。 ★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十五回
正音: “陆”,不能读作“liù”。
辨形: “离”,不能写作“漓”。
辨析: “斑驳陆离”和“光怪陆离”;都有“色彩繁杂”的意思。“斑驳陆离”偏重在“杂乱、花花搭搭”;“光怪陆离”偏重在“繁多、五颜六色”;“光怪陆离”可形容“光彩”或“形状奇异”以及“离奇怪异的社会现象”。“斑驳陆离”没有此意。
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五颜六色的景色。
谜语: 蜂蝶纷纷过墙来
感情: 中性
近义: 斑驳陆离、旷古奇闻、千奇百怪
英语: lustrous and dazzling
俄语: дикóвинный(причудливый)
日语: 奇妙奇天烈(きみょうきてんれつ),光芒陸離(こうぼうりくり)
法语: bizarre(étrange)
国语辞典: 光怪陆离[ guāng guài lù lí ]⒈ 光怪,怪异的光景。参见「光怪」条。陆离,参差分散的样子。参见「陆离」条。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、色彩缤纷。也作「陆离光怪」。【引】《儒林外史·第五五回》:「那柴烧的一块一块的,结成就和太湖石一般,光怪陆离。」《文明小史·第五七回》:「金、银两姊妹看见一座洋货铺,陈设得光怪陆离,便跨步进去。」
引证解释: ⒈ 斑斓错杂。【引】清 赵翼 《瓯北诗话·查初白诗》:“竹垞 诗光怪陆离,令人不敢逼视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七九回:“他便把门面装璜得金碧辉煌,把些光怪陆离的洋货,罗列在外。”鲁迅 《华盖集续编·<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>》:“收罗许多著名学者的大著作的大报,自然是光怪陆离,但也是转不得,转一周,就不免要显出灰色来。”⒉ 离奇古怪。【引】《儒林外史》第五五回:“那柴烧的一块一块的,结成就和 太湖 石一般,光怪陆离。”徐迟 《牡丹》:“庸俗的卑下的连台本戏,愈来愈看不下去,故事情节光怪陆离,机关布景又恶劣不堪,实在叫人不能忍受。”
繁體解析: 形容五光十色,形象奇異。陸離:色彩繁雜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