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woat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偏正式
解释: 话说得不清不楚,含含糊糊。形容有顾虑,不敢把话照直说出来。
出处: 宋·袁燮《絜斋集》第十八卷:“是非予夺,多含糊其辞;公则不然,可则曰可,否则曰否。”
例句: 发表时候,为了避免反动政府检查,有的地方故意~,现在把它们弄明确了。 ★沙汀《短篇小说集·后记》
正音: 糊,不能读作“hū”。
辨形: 糊,不能写作“瑚”。
辨析: 含糊其辞和“闪烁其辞”;都有说话“不清楚、不明确”的意思。但含糊其辞着重在说得含糊不明确;“闪烁其辞”着重在说话遮掩;不正面回答。
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话说得不清不楚
谜语: 不明而告别
歇后语: 大舌头读报;没牙佬念文章
感情: 褒义词
近义: 闪烁其辞、隐约其词
反义: 开门见山、心直口快、一清二楚、单刀直入、畅所欲言
英语: talk ambiguously; in vague terms
俄语: не говорить ничего внятного
法语: double entendre
国语辞典: 含糊其辞[ hán hú qí cí ]⒈ 话说得不清楚、不明白。例如:「交代事情必须一清二楚,不可含糊其辞。」
引证解释: ⒈ 见“含糊其词”。
繁體解析: 話説得不清不楚,含含糊糊。形容有顧慮,不敢把話照直説齣來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