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iwdi 热度: 生僻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联合式
解释: 鸿儒:大儒;硕学:有很多学问的人。泛指学识渊博、造诣很深的学者。
出处: 《晋书·儒林传序》:“鸿儒硕学,无乏于时。”
例句: 章炳麟《与章行严论改革国会书》:“考试之法,政府先聘鸿儒硕学,谙练政事者,以为考官。”
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泛指学者
感情: 褒义词
英语: profound literati and great learners
引证解释: ⒈ 指学识渊博、造诣很高的学者。【引】《晋书·儒林传序》:“洎当涂草创,深务兵权,而主好斯文,朝多君子,鸿儒硕学,无乏於时。”唐 李绛 《请崇国学疏》:“并为功臣宗室子弟别立小学,建黌舍,大加儒训,增置生徒,各立博赡,鸿儒硕学,盛於朝列。”章炳麟 《与章行严论改革国会书》:“考试之法,政府先聘鸿儒硕学,諳练政事者,以为考官,厚其禄养,封軺而致之京师,所过防闲惟谨。”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