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ptcv 热度: 一般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主谓式
解释: 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。同“鹤立鸡群”。
出处: 《敦煌变文集·维摩诘经讲经文》:“遥望而清风宛在,鹤处鸡群;近观而光彩射人,龙来洞口。”
例句: 鲲为鱼队潜鳞困,~病翅低。 ★唐·郑启《严塘经乱书事》诗
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出众。
感情: 中性
近义: 鹤立鸡群
英语: the flower of the flock
国语辞典: 鹤处鸡群[ hè chǔ jī qún ]⒈ 比喻人的仪表、才能超群出众。参见「鹤立鸡群」条。例如:「他的个子高大,风度翩翩,站在人群中,如鹤处鸡群,特别突出。」
引证解释: ⒈ 同“鹤立鸡群”。【引】《敦煌变文集·维摩诘经讲经文》:“遥望而清风宛在,鹤处鷄羣;近观而光彩射人,龙来洞口。”唐 郑启 《严塘经乱书事》诗:“鯤为鱼队潜鳞困,鹤处鸡羣病翅低。”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