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qghw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主谓式
解释: 虚:假。传出的名声不是虚假的。指实在很好,不是空有虚名。
出处: 《史记·游侠列传》:“然其私意廉洁退让,有足称者,名不虚言,士不虚附。”
例句: 系船白面问溪翁,~说未通。 ★宋·华岳《白面渡》诗
正音: “传”,不能读作“zhuàn”。
辨析: 名不虚传与“名副其实”有别:名不虚传的“名”专指“名声”;不指“名称”。“名副其实”的“名”可指名声;也可指名称。
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谜语: 确有其人
感情: 褒义
近义: 名副其实、名符其实、当之无愧、货真价实、名不虚立
反义: 名存实亡、有名无实、盗名窃誉、名不副实、沽名钓誉、徒负虚名、名过其实、沽誉钓名、虚有其表、招摇撞骗、徒有虚名
英语: be true to its fame
俄语: заслуженная репутáция
日语: 名実ともにそなわる,名実相伴っている,評判にたがわない
德语: der gute Ruf entspricht der Wahrheit(zu Recht in gutem Ruf stehen)
国语辞典: 名不虚传[ míng bù xū chuán ]⒈ 名声与实际相符。也作「名不虚立」、「名不虚行」、「名不虚谓」。【引】《三国演义·第四五回》:「兵精粮足,名不虚传。」《红楼梦·第二八回》:「宝玉听说,不觉欣然,跌足笑道:『有幸,有幸,果然名不虚传!』」【反】名不副实 名过其实 名存实亡 徒负虚名 徒有其名 有名无实
引证解释: ⒈ 谓所传的名声与实际相符。【引】宋 华岳 《白面渡》诗:“双舡 白面 问溪翁,名不虚传説未通。”元 任昱 《折桂令·咏西域吉诚甫》曲:“名不虚传, 三峡 飞泉,万籟号天。”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英杰归真》:“足证众言天王才学透天人,博而约,正而严,名不虚传也。”郁达夫 《南游日记》:“立在瀑布下流的溪旁,向上一看,果然是名不虚传的一个奇景。”
繁體解析: 確實很好,不是空有虛名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