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rnfn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偏正式
解释: 扪:摸;愧:惭愧。摸着胸口自问,毫无惭愧之处。
出处: 唐·白居易《和梦游春诗》:“扪心无愧畏,腾口有谤讟。”
例句: 丁玲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》:“他从前总是扪心无愧,以为没有袒护过他。”
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;表示光明磊落
感情: 褒义词
近义: 问心无愧、光明磊落
反义: 问心有愧
英语: have a clear conscience
国语辞典: 扪心无愧[ mén xīn wú kuì ]⒈ 行为光明,心中坦然,无所愧疚。【引】唐·白居易〈和梦游春诗一百韵〉:「扪心无愧畏,腾口有谤讟。」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