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pfgv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联合式
解释: 冥顽:愚钝无知;不灵:不聪明。形容愚昧无知。
出处: 唐·韩愈《祭鳄鱼文》:“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,刺史虽有言,不闻不知也。”
例句: ~藐王章,羊狠狼贪性狂恣。 ★清·叶廷琯《鸥陂渔话·严戊卿捕鳄行纪诛潮匪事》
正音: 冥,不能读作“mí”。
辨形: 冥,不能写作“明”。
辨析: 冥顽不灵与“愚昧无知”有别:冥顽不灵侧重于脑子笨;难开化;“愚昧无知”则只表示没有知识;什么也不懂。
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
感情: 贬义词
近义: 蒙昧无知、一无所知、食古不化、愚不可及
反义: 恍然大悟、顽石点头、顿开茅塞、聪明才智、聪明睿智、茅塞顿开、聪明伶俐、足智多谋、大器晚成
英语: silly and clumsy
故事: 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因为《谏迎佛骨表》得罪了唐宪宗,被贬到潮州当刺史。他上任后,听说当地的恶溪里有鳄鱼伤害人畜,就写一篇《祭鳄鱼文》去警告鳄鱼7日内迁往南海。如果继续冥顽不灵的话将遭到捕杀,正好一场暴雨赶走鳄鱼。
国语辞典: 冥顽不灵[ míng wán bù líng ]⒈ 愚昧顽固而不通灵性。【引】唐·韩愈〈祭鳄鱼文〉:「不然,则是鳄鱼冥顽不灵,刺史虽有言,不闻不知也。」
引证解释: ⒈ 愚昧无知而又顽固不化。【引】唐 韩愈 《祭鳄鱼文》:“不然,则是鱷鱼冥顽不灵,刺史虽有言,不闻不知也。”明 锺惺 《与高孩之观察》:“然和盘托出,亦一片婆心婆舌,为此冥顽不灵之人设。”鲁迅 《三闲集·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》:“这恐怕因为我‘冥顽不灵’,不得已而用之的罢。”刘半农 《奉答某先生》:“我虽冥顽不灵,亦窃以为过矣。”
繁體解析: 冥頑:愚鈍無知;不靈:不聰明。形容愚昧無知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