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jrwt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偏正式
解释: 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。现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。
出处: 《诗·大雅·烝民》:“既明且哲,以保其身,夙夜匪懈,以事一人。”
例句: 高节更只能造就一些~的自了汉,甚至于一些虚无主义者。 ★朱自清《论气节》
正音: “哲”,不能读作“zhě”。
辨形: “哲”,不能写作“者”。
辨析: 明哲保身与“洁身自好”有别:明哲保身是保全自己;不受损害的意思;“洁身自好”是保持自己的纯洁清廉;不同流合污的意思。
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感情: 贬义
近义: 急流勇退、洁身自爱、独善其身、一尘不染、耻与为伍、自顾不暇、洁身自好、好好先生、见死不救
反义: 同流合污、飞蛾扑火、随波逐流、直言贾祸、玩火自焚、争权夺利、打抱不平、惹火烧身
英语: keep out of harm by discretion
俄语: бережёного и бог бережёт
日语: こざかしくて保艖(ほしん)のことをする
德语: nur um die eigene Haut besorgt sein
法语: se tenir prudemment à l'écart du danger
故事: 周朝时,宣王重视任用德才兼备的人,因此他的王朝得到振兴。当外族不断入侵时,周宣王派大臣仲山甫到齐地建筑城池。大臣尹吉甫写诗赞美仲山甫:“既明且哲,以保其身,夙夜匪解,以事一人。”赞扬仲山甫不辞辛劳。
国语辞典: 明哲保身[ míng zhé bǎo shēn ]⒈ 明达事理、洞见时势的人,不参与会带给自己危险的事。语本后亦指为了个人得失而丧失原则的庸俗处世态度。明·梁辰鱼。【引】《诗经·大雅·烝民》:「既明且哲,以保其身。」《浣纱记·第一二出》:「但大仇既报,吾愿已毕。今欲飘然去国,明哲保身,省得落于奸臣之手。」【近】洁身自好 【反】飞蛾扑火 同流合污 随波逐流
引证解释: ⒈ 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。后多指生怕有损于自己,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。【引】语本《诗·大雅·烝民》:“既明且哲,以保其身。”孔颖达 疏:“既能明晓善恶,且又是非辨知,以此明哲择安去危,而保全其身,不有祸败。”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仁明》:“明哲保身,《大雅》之絶踪也。”唐 白居易 《杜佑致仕制》:“尽悴事君,明哲保身,进退始终,不失其道。”宋 欧阳修 《晏元献公挽辞》之三:“富贵优游五十年,始终明哲保身全。”清 沉起凤 《谐铎·烧录成名》:“君子明哲保身,而动称好辨,僇辱及之矣。”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三九:“明哲保身在这危乱的时代并不见得就是智慧。”毛泽东 《反对自由主义》:“事不关己,高高挂起;明知不对,少说为佳;明哲保身,但求无过。”陈登科 《风雷》第一部第三九章:“明明看到 熊彬 的缺点,没有从正面向 熊彬 提出来,是一种‘明哲保身’的思想作怪。”
繁體解析: 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,不參與可能給自己帶來危險的事。《詩經·大雅·烝民》:“既明且哲,以保其身。” 現指怕有損自己,迴避鬥爭的處世態度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