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gghh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紧缩式
解释: 瞑目:闭眼。死了也不闭眼。原指人死的时候心里还有放不下的事。现常用来形容极不甘心。
出处: 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坚传》:“今不夷汝三族,悬示四海,则吾死不瞑目。”
例句: 焦裕禄同志临死前还对前去看望他的同志说:“不改变兰考的面貌,我死不瞑目。
正音: “不”,不能读作“bú”。
辨形: “瞑”,不能写作“明”。
用法: 紧缩式;作谓语、宾语;指死得遗憾。
谜语: 绝望;老张的眼睛;惟将终夜长开眼
歇后语: 木偶进棺材;鲫鱼下油锅
感情: 中性
近义: 抱恨黄泉、死不闭目、抱恨终天
反义: 含笑九泉、何乐不为、心甘情愿、死而无悔
英语: die with a grievance or everlasting regret(die unwillingly with a grievance or everlasting regret
俄语: даже смерть не принесёт мира и покоя
日语: 死んでも死に切(き)れない
德语: selbst beim Sterben die Augen nicht schlieβen wollen
法语: mourir à regret
故事: 东汉末年,凉州军阀董卓进军洛阳,废汉少帝立汉献帝,自任相国。长沙太守孙坚与袁术联合共同讨伐董卓。董卓想嫁女给孙坚的儿子孙权来拉拢孙坚,孙坚气愤地对董卓的特使李傕说:“今不夷汝三族,悬示四海,则吾死不瞑目。”
国语辞典: 死不瞑目[ sǐ bù míng mù ]⒈ 语出指人抱恨而死,心有未甘。也作「死不闭目」。【引】《三国志·卷四六·吴书·孙坚传》:「今不夷汝三族,县示四海,则吾死不瞑目。」《三国演义·第一一回》:「君若舍我而去,我死不瞑目矣!」【反】心甘情愿
引证解释: ⒈ 死了也不闭眼。谓心事未了,死有遗憾。【引】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坚传》:“坚 曰:‘ 卓(董卓 )逆天无道,荡覆王室,今不夷汝三族,县示四海,则吾死不瞑目。’”《北史·陈元康传》:“及 神武 疾篤,谓 文襄 曰:‘ 芒山 之战,不用 元康 言,方貽汝患,以此为恨,死不瞑目。’”《明史·武大烈传》:“恨母老子幼,死不瞑目尔。”鲁迅 《华盖集续编·马上支日记》:“我觉得倘不将这药认作‘戒烟药水’,他大概是死不瞑目的。”
繁體解析: 死了也不閉眼睛。形容做事没達到目的,很不甘心。《三國誌·吳書·孫堅傳》:“今不夷汝三族,懸示四海,則吾死不瞑目。” 瞑目:閉眼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