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hxfr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动宾式
解释: 张:铺张,夸大。假装出强大的气势。指假造声势,借以吓人。
出处: 唐·韩愈《论淮西事宜状》:“淄青、恒冀两道,与蔡州气类略同,今闻讨伐元济,人情必有救助之意,然皆暗弱,自保无暇,虚张声势,则必有之。”
例句: 都只是~,止不过故意穷忙。 ★明·冯惟敏《不伏老》第一折
正音: “势”,不能读作“sì”。
辨形: “声”,不能写作“生”。
用法: 动宾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谜语: 打猫儿吓贼
歇后语: 大王庙里的看门神;打猫儿吓贼;两个瞎子划拳
感情: 贬义
近义: 做张做势、恫疑虚喝、虚晃一枪、矫揉造作、装腔作势
反义: 不动声色
英语: bluff and bluster
俄语: напускнáя бравáда(бахвáлиться своей мнимой силой)
日语: 虚勢(きょせい)を張(は)る
德语: mit Lǎrm Stǎrke vortǎuschen
法语: donner le change sur sa puissance à qn.(faire du battage)
国语辞典: 虚张声势[ xū zhāng shēng shì ]⒈ 故意夸大声威气势,用以吓阻他人。【引】唐·韩愈〈论淮西事宜状〉:「今闻讨伐元济,人情必有救助之意,然皆暗弱,自保无暇,虚张声势,则必有之。」《红楼梦·第六八回》:「告诉他此事,命他托察院,只虚张声势,惊吓而已。」【近】矫揉造作 装腔作势 【反】不动声色
引证解释: ⒈ 假装出盛大的气势。【引】唐 韩愈 《论淮西事宜状》:“今闻讨伐 元济,人情必有救助之意,然皆闇弱,自保无暇,虚张声势,则必有之;至於分兵出界,公然为恶,亦必不敢。”元 无名氏 《鸳鸯被》第四折:“这廝倚恃钱财,虚张声势,硬保强媒,把咱凌逼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六八回:“凤姐 又差了 庆儿 暗中打听告下来了,便忙将 王信 唤来,告诉他此事,命他托察院,只要虚张声势,惊唬而已。”刘伯承 《回顾长征》:“于是,我军以一军团包围 贵阳 东南的 龙里城,虚张声势,迷惑敌人。”
繁體解析: 并無實力,故意大造聲勢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