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rykk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联合式
解释: 原指古代作战时摇着旗子,大声喊杀助威。现比喻给别人助长声势。
出处: 元·乔孟符《两世姻缘》第三折:“你这般摇旗呐喊,簸土扬沙。”
例句: 球场上球迷们~,为各自的球队助威。
正音: 旗,不能读作“qī”。
辨形: 呐,不能写作“纳”或“讷”。
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状语;比喻给别人助长声势
谜语: 郝大勇振臂高呼
感情: 褒义词
英语: wave flags and shout battle cries
俄语: размáхивать флáгом и призывáть к бою
德语: für jn die Trommel rühren
法语: agiter les drapeaux et se récrier
国语辞典: 摇旗呐喊[ yáo qí nà hǎn ]⒈ 打仗时,挥舞旗帜,嘶喊以助声威。【引】元·乔吉《两世姻缘·第三折》:「你这般摇旗呐喊,簸土扬沙。」《儒林外史·第三九回》:「又见山后那二百人,摇旗呐喊飞杀上来。」【反】鸦雀无声 ⒉ 比喻为他人声威助援,含有贬意。例如:「他用的都是只会摇旗呐喊的助选员,怎可能会当选呢?」
引证解释: ⒈ 古时军队出阵,摇动旗帜,大声呼喊,用以耀武扬威。【引】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四回:“张任 引数千人马,摇旗呐喊,出城搦战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三九回:“番子正在魂惊胆落,又见山后那二百人摇旗呐喊,飞杀上来。”后用以比喻为他人助长声势。 邹韬奋 《患难馀生记》第二章:“出去之后,他还不是同流合污了,加入反民主者的行列中一同摇旗呐喊?”《羊城晚报》1982.11.8:“要当有风格的作家……不充当摇旗呐喊小卒的角色。”
繁體解析: 1.古代打仗的時候,後麵的人搖着旗子吶喊,給前麵作戰的人助威。 2.比喻替别人助长声势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