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gayt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偏正式
解释: 苟:苟且,随便。不随便说笑。形容态度庄重严肃。
出处: 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不登高,不临深,不苟訾,不苟笑。”
例句: 且说这位郑伯才君,单名一个雄字,乃是湖南湘潭县人,向来是个讲宋学的,方领矩步,~。 ★清·梁启超《新中国未来记》
正音: “苟”,不能读作“jū”。
辨形: “苟”,不能写作“荀”。
辨析: 不苟言笑和“一本正经”;都形容态度庄重、严肃。有时可通用。但不苟言笑偏重指“神情、态度庄严;不随便说笑”;“一本正经”偏重指“表情严肃、正经;不嬉皮笑脸”。
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表情庄重、严肃。
感情: 中性
近义: 道貌岸然、成熟稳重、老成持重、正襟危坐、宠辱不惊、正言厉色、缄口结舌、一丝不苟、一本正经、言笑不苟
反义: 嬉皮笑脸、手舞足蹈、不伦不类、虚头滑脑、油腔滑调、油头滑脑、插科打诨、嘻皮笑脸、谈笑风生、高谈阔论
英语: keep one's gravity
国语辞典: 不苟言笑[ bù gǒu yán xiào ]⒈ 不随便说笑。通常用来形容人一板一眼,严肃而不易亲近。【引】《清史稿·卷五〇〇·遗逸传一·朱元瑜传》:「之瑜严毅刚直,动必以礼。平居不苟言笑。」《野叟曝言·第六四回》:「木四姐端庄贞静,不苟言笑,你怎说此话来?」【近】不苟言谈 一本正经 【反】嘻皮笑脸
引证解释: ⒈ 后以“不苟言笑”谓态度庄重。【引】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不苟訾,不苟笑。”清 戴名世 《王烈妇传》:“舍人子及诸孙多与余游,示予以烈妇行状,且曰烈妇性慧而婉,不苟言笑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三回:“那做房官的,我看见他,都是气象尊严,不苟言笑的,那种官派,我一见先就怕了。”柯岩 《船长》:“船长是个老派的船长,十分严格,每天板着面孔,不苟言笑,穿一身笔挺的制服。”
繁體解析: 苟:苟且,隨便。不隨便説笑。形容態度莊重嚴肅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