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唱三叹
一唱三叹    繁体:一唱三歎

拼音:yī chàng sān tàn  注音:一 ㄔㄤˋ ㄙㄢ ㄊㄢˋ
分类:Y | 收藏:0 | 评论: | 更新:2021-04-19 20:44:36 | 人气:0
一个人领头唱,三个人和着唱。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。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。

免费阅读 打赏作者

一唱三叹

五笔:    gkdk    热度:    常用    年代:    古代

组合:        成语结构:    联合式

解释:    一个人领头唱,三个人和着唱。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。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。

出处:    《礼记·乐记》:“清庙之瑟,朱弦而疏越。一唱而三叹,有遗音者矣。”《荀子·礼论》:“清庙之歌,一倡而三叹也。”

例句:    他故作闲适,来掩盖他的失意,借这一唱三叹来发发牢骚。

正音:    一,不能读作“yì”。

辨形:    唱,不能写作“昌”。

用法:    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;含褒义

感情:    褒义词

英语:    one sang and the other three joined in.

国语辞典:    一唱三叹[ yī chàng sān tàn ]⒈  一人唱而三人随著发出赞叹之声,予以应和。唐·李善·注:「唱,发歌句者;三叹,三人从而叹之。」也作「三叹」、「一倡三叹」。【引】《文选·陆机·文赋》:「虽一唱而三叹, 固既雅而不艳。」⒉  比喻诗文优雅宛转,韵味绵延。宋·苏轼〈和蔡景繁海州石室〉诗:「长篇小字远相寄,一唱三叹神凄楚。」也作「一倡三叹」。

引证解释:    ⒈  见“一倡三叹”。

繁體解析:    一個人領頭唱,三個人和着唱。原指音樂和歌唱簡單而質樸。後轉用來形容詩婉轉而含義深刻。

上一篇:一唱百和

下一篇:一唱一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