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tsdw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补充式
解释: 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,木工刻时,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。形容书法极有笔力。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。
出处: 唐·张怀瓘《书断·王羲之》:“王羲之书祝版,工人削之,笔入木三分。”
例句: 我们读这首诗,尤其有一种~、痛快淋漓的感受。(秦牧《手莫伸》)
正音: 三,不能读作“shān”。
辨形: 入,不能写作“人”。
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、补语;含褒义
谜语: 八十八
感情: 褒义词
近义: 力透纸背、鞭辟入里、刻画入微、铁画银钩、一语道破、一语破的
反义: 不着边际、走马观花、略见一斑、一知半解
英语: written in a forceful hand
俄语: глубоко(не в бровь,а в глаз)
日语: 筆力(ひつりょく)が雄勁(ゆうけい),または議論(ぎろん)が深刻(しんこく)なことを形容(けいよう)する
法语: dessin tracé d'un trait ferme(jugement à point crucial)
故事: 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7岁时开始练习书法,他练字十分刻苦,经常在水池边练字,池水都染黑了。33岁时写《兰亭集序》,37岁写《黄庭经》,后来因更换写字的木板,工匠发现王羲之笔力强劲,字迹已透入木板三分深。
国语辞典: 入木三分[ rù mù sān fēn ]⒈ 晋朝王羲之书祝版,工人削版,墨迹透入木板三分的故事。典出唐·张怀瓘《书断·卷二·王羲之》。本形容笔力遒劲。后比喻评论深刻中肯或描写精到生动。【引】明·沈德符《万历野获编·卷二六·晋唐小楷真迹》:「韩宗伯敬堂所藏曹娥碑,为右军真迹。绢素稍黯,字亦惨淡。细视良久,则笔意透出绢外,神彩奕然,乃知古云入木三分不虚也。」【近】鞭辟入里 【反】不著边际
引证解释: ⒈ 本谓笔力劲健,后借以喻描写或议论深刻。【引】《说郛》卷八七引 唐 张怀瓘 《书断·王羲之》:“王羲之 书祝版,工人削之,笔入木三分。”清 赵翼 《杨雪珊自长垣归来出示近作叹赏不足诗以志爱》:“入木三分诗思鋭,散霞五色物华新。”茅盾 《关于长篇历史小说<李自成>》:“崇禎 等候‘讨贼’的捷报,焦急的心情,刻画得入木三分。”
繁體解析: 傳説王羲之筆法有力,在闆上寫字,木工刻字時發現字迹透入木闆有三分深。見唐張懷瓘《書斷·王羲之》。後用來形容書法筆力强勁。也用來比喻分析問題深刻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