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qugl 热度: 常用 年代: 现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偏正式
解释: 指抵制或不服从上级领导的行政区域或单位。
出处: 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七十八章:“所谓政治分会与北洋军阀的巡阅使毫没有区别,目的在地割据一方,形成独立王国。”
例句: 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78章:“所谓政治分会与北洋军阀的巡阅使毫没有区别,目的在于割据一方,形成独立王国。”
用法: 作宾语;指独立的单位
感情: 褒义词
近义: 一统天下、自由王国
英语: barony
俄语: независимое цáрство
日语: 独立王国
德语: unabhǎngiges Kǒnigreich
引证解释: ⒈ 原指主权完整的君主制国家。现用以比喻一个地区、单位或组织,不受上级或其他任何约束,自行其是者。【引】毛泽东 《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》:“还有些同志老是很喜欢分散主义,闹独立性,甚至闹独立王国,觉得独裁很有味道。”《解放军报》1976.12.28:“﹝四人帮﹞自成系统,搞党中之党……一切为了篡党,是一个反革命的地下的独立王国。”
繁體解析: 1.有完整主權 的君主國傢。 2.比喻向中央或上级闹独立性,自搞一套,自成体系的某个单位、部门或地区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