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笔: baru 热度: 常用 年代: 古代
组合: 成语结构: 偏正式
解释: 比喻说话作文不中肯,不贴切,没有抓住要点。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。同“隔靴搔痒”。
出处: 《续景德传灯录·安德子胜禅师》:“若也扬眉瞬目,又是鬼弄精魂,更或拈拂敲床,大似隔靴抓痒。”
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人没有抓住关键。
感情: 贬义
英语: attempt an ineffective solution
国语辞典: 隔靴抓痒[ gé xuē zhuā yǎng ]⒈ 隔著马靴抓搔发痒的地方。比喻没有抓住要害或不切实际。也作「隔靴搔痒」。【引】《通俗常言疏证·言语·隔靴抓痒》引《诗话总龟》:「诗不著题,如隔靴抓痒。今人以言不著力者,亦谓之隔靴抓痒。」
引证解释: ⒈ 同“隔靴搔痒”。【引】《续景德传灯录·安德子胜禅师》:“若也扬眉瞬目,又是鬼弄精魂,更或拈拂敲床,大似隔靴抓痒。”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